梅尼爾氏症是一種複雜且漸進式的疾病,因內耳失調導致頭昏眩暈,與聽力減低丶耳內高壓力及耳鳴有所關聯。 西元1838年,一位法國的醫師布拉斯伯‧梅尼爾發現了一種特殊的疾病,表現出現嚴重的頭暈,常常沒有原因就突然發作,發生不只一次,休息後會好一點,有時候還會出現耳鳴的情況。並在1861年的法國醫學期刊上發表了關於此疾病的文章。為了紀念梅尼爾醫師首次發現此疾病及對醫學的貢獻,以他的名字命名,稱為梅尼爾氏症(Ménière's disease)。 |
|
醫生會做一些聽力檢查來幫助診斷,也可能用簡單的甘油試驗來測試,也就是口服甘油(glycerol)作利尿劑,在利尿過程中測試聽力是不是有改善,梅尼爾氏症的病人聽力會出現暫時改善。現在主要認為是內耳內淋巴水腫,可能是因為心理壓力過大,內耳微血管病變,自體免疫,或是感冒所引起的,又有人稱為內耳青光眼症,最常發生在30至50歲的成年人。 中醫把這樣的症狀分類為眩暈或是耳眩暈,如果眩暈發作比較頻繁,發作時耳鳴、耳聾症狀明顯,腰痠膝軟,心煩失眠,記憶力變差,可以用枸杞子、菊花、熟地黃、石決明等,滋補腎陰,填精益髓。如果是氣血不足的人,發作時臉色蒼白,容易疲倦想睡覺,四肢冰冷,胃口不好,容易拉肚子,女性患者可能出現月經失調的情形,需要補益氣血,健脾安神,用黃耆、人參、白朮、當歸等藥。如果平常血壓不穩定,情緒容易激動的人要注意,眩暈常常因為情緒波動而發作,容易煩躁,臉部容易泛紅,頭痛,睡不好,需要用天麻、鉤藤、石決明、川牛膝等,平肝熄風,滋陰潛陽。 還有平時不注意養生,愛吃冰品冷飲、油炸物、辛辣刺激物,或是飲食不正常,暴飲暴食的人,也可能引起眩暈的現象。眩暈的時候出現心悸,怕冷,四肢和腰背發冷,精神不好,尿頻,可以用茯苓、附子、白朮、乾薑等,溫補腎陽,散寒利水。如果眩暈,頭痛前額痛,胸悶心悸,嘔吐惡心較甚,嘔吐痰涎多,疲勞,可以半夏、白朮、天麻、黨參等,健脾燥濕,去痰熄風。 做一些按摩來緩解頭暈吧!首先按摩頭頂的百會穴,百會穴可以醒神、安定精神,治療頭痛、眩暈、失眠的情況,再來按摩耳朵前面的耳門穴、聽宮穴、聽會穴,整個耳郭也可以輕輕揉按,促進耳周的循環。再依照身體的情況加強,例如肝腎不足、腰痠的人,將雙手手心搓熱後,放在腰後側,按摩脊椎兩側的腎俞穴、肝俞穴,痰多、消化不良的人,按摩手前臂內側,手腕橫紋上三橫指的內關穴,屬於氣血虛弱的人,按摩小腿前外側的足三里穴,以及內側的三陰交穴。 另外,保持心情愉快,避免情緒過於激動,放輕鬆,盡量避免到太吵雜的環境。少吃冰冷、刺激的食物,太鹹、醃製的東西,還有天氣變化,氣溫不穩定的時候要注意保暖。 |
教學研究
淺談梅尼爾氏症 ── 黃慧娟醫師2017-05-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