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學研究

  • 怎樣吃更健康 ─ 冬季篇 ── 黃慧娟醫師2017-02-04
「天氣冷颼颼,吃什麼喝什麼才可以讓身體暖呼呼呢?」
    中藥當中,最常被使用來驅寒暖胃的藥材,就是薑了。一般家庭也能常常吃的,例如薑母鴨、薑茶等等。其實薑作為藥材分為三種:生薑、乾薑、炮薑,因為加工炮製的不同,性味功效也有所差異。一般感冒時,應該用生薑鮮品煮茶喝,功效主要發散體表的寒症,另一個功效用來止嘔。而乾薑為母薑的乾燥品,性味辛熱,溫暖脾胃的功效較強,是治療脾胃寒證之要藥,其他的作用還有治療四肢冰冷,怕冷,冷汗淋漓,虛寒性咳嗽等作用。炮薑經過火炮後性味苦澀,主要用於虛寒性出血證,或是調經。故有生薑走而不守,乾薑能走能守,炮薑守而不走之說。

    其餘常用來溫暖身體的藥材,又能當作食材的,有八角茴香、胡椒、花椒等等。八角茴香又稱為八角,或是大茴香,常常當作食物調味品,家中燉肉的時後常常會用到,與一般藥用的小茴香性味功效類似,但是功效較弱,一般使用量約1-2錢,主要治療虛寒性的腹痛,除了內服,還可以用小茴香炒熱,用布包裹後熱敷肚子,治療寒性胃痛,或是吃過多生冷食物等等。
    冬天最受歡迎的,莫過於麻辣火鍋了,在中國大陸地區,不管是麻辣燙或是麻辣火鍋中,除了辣椒,一般也會放入花椒,花椒又稱川椒、蜀椒。口感除了辛辣之外,還有麻麻的感覺。花椒性味辛熱,治療寒性腹痛,嘔吐腹瀉,使用花椒煎藥汁,外用可以灌腸治療蟯蟲病,外洗治療濕疹搔癢,一般使用1-3錢。
    還有一個常常被用來當作調味料的,就是胡椒了,可以促進食慾,也可以治療寒性腹痛,嘔吐腹瀉,可以單用研磨成細末,放入豬肚中燉煮,也可以將胡椒與豬大骨熬湯,又是另一番風味,外治法可以用胡椒研磨成細末,貼敷在肚臍的位置,另一個較特別的作用,是治療癲癇,有鎮靜、抗驚厥的功效,一般煎服用量約為1錢。
    再來介紹可以補益元氣,又不怕太上火的藥材,山藥和甘草。山藥又稱為淮山,性味甘平,補氣養陰,可以治療脾胃虛弱,食慾不振,腹瀉,消化不良,還可以補肺氣和腎氣,治療常年喘咳,遺精頻尿,消渴降血糖等等,煎服一般可以用3錢至1兩,平常可以做成山藥燉排骨,或是淮山雞湯等等。
    甘草性味甘平,可以補中益氣,緩解疼痛,化痰止咳,清熱解毒,可以治療心悸,腹痛,四肢抽筋疼痛,咳嗽,咽喉疼痛,食物中毒等等,一般用1-3錢,可以單用甘草煮雞湯,或是用甘草煮黑豆湯食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