膝蓋是承受體重的關節,關節的組成除了骨頭之外,周圍還有肌肉、韌帶、關節囊的支持,因為結構上的關係,所以膝關節出現疼痛的情況十分常見。
常見引起膝關節疼痛的原因有膝關節側副韌帶損傷、半月板損傷、膝關節交叉韌帶損傷、膝關節滑膜炎、髕骨軟骨軟化症等等。側副韌帶位於膝關節的內外側,膝蓋伸直時如果不小心受到撞擊,造成活動角度太大而引起受傷,膝蓋彎曲伸直時會疼痛,按壓疼痛。半月板是位於膝關節中的軟骨,常常因為運動或是搬重物後而引起疼痛,當膝蓋處於半蹲的情況下最容易受傷,出現關節腫痛,彎曲伸直時疼痛;若是慢性勞損引起的疼痛,以走路及上下樓梯時明顯,彎曲伸直膝蓋時發出聲音。交叉韌帶位於膝關節中,對穩定膝關節有很重要的作用,常常因為撞傷或是其他膝關節疾病引起疼痛,一開始受傷時很腫很痛,沒辦法走路,疼痛減輕時出現關節鬆弛的感覺,沒有力氣。膝關節滑膜炎常常是因為受傷或是風濕或是發炎引起的,初期會熱熱的,腫脹疼痛,關節不能彎曲伸直;如果多次受傷後而腫脹的情況,則轉為慢性,休息後減輕,勞累後又加重,疼痛不明顯,只是覺得脹脹的,摸起來皮膚溫度正常。如果是12-18歲的青少年,在打球、跑步、劇烈運動後,腫腫痛痛的,按壓骨頭時疼痛,活動時或上下樓梯時很痛,休息後疼痛減輕或消失,時間久了疼痛處變得腫腫的突起,這是脛骨結節骨骺炎。如果長時間過度屈伸膝蓋,如運動、跳舞、重覆起立蹲下的動作,引起膝蓋隱隱作痛,走路無力,感覺疼痛在關節裡面,上下樓梯時很困難,嚴重時連走路都很困難,這是髕骨軟骨軟化症。
中醫的治療方法,早期要化瘀消腫冰敷,內服三七粉或是疏經活血湯,外用消腫止痛的藥膏;後期要溫經通絡,強壯筋骨,內服健步虎潛丸或是強筋壯骨方,外用溫通經絡的藥方薰洗患處。平日要注意休息,避免再負重或是過度使用膝蓋關節,才能加強治療的效果。
平日飲食方面要注意,以清淡好消化的食物為主。不可以吃冰冷或是刺激性的食物,如容易引起發炎或是過敏的發物,香蕉、竹筍、茄子、辛辣食物、蝦蟹、油炸、烘烤的食物等等。可以吃富有鈣質的食物,排骨、小魚乾、蝦皮、黃豆製品、黑芝麻、杏仁、深色蔬菜、藻類、乳製品等等,及富含膠質的食物,豬腳、雞爪、海參、木耳、秋葵、山藥、菇類等等。鈣質及膠質的食物有助於關節韌帶的修復及減緩關節受損的問題。
教學研究
淺談膝痛的成因與治療 ─ 黃慧娟醫師2016-12-13